活 动 简 介
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培养科研探索创新能力,2022年暑期,新闻学院面向本科五个专业方向高年级同学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暑期云实践”,173名同学提交了暑期实践报告,表达了对未来科学研究探索的思考和期待。
本次学术工作坊由新闻学院五位青年教师带队,聚焦“计算传播”“女性研究”“传播心理”“文化研究”“新闻史论”五大主题,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分析学术经典。同时,青年教师们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科研兴趣培养、论文写作技巧、实用工具等干货,通过学术工作坊,同学们收获满满。
主 题 展 示
主题一:
计算传播学研究
计算传播学是计算社会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数据科学、网络科学等为传播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路径,对信息传播结构、传播模式、传播内容及传播效果以及传播实践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小学期的实践探索,我们共同探讨了计算传播学解决什么问题?与传统传播学有哪些不同?如何培养“数据思维”?如何通过多种方法配合得到科学结论?通过对计算传播学学术文献的分析,使同学们掌握在具体研究内容中如何正确理解计算方法,有效使用计算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共同揭开计算算法、工具神秘的面纱。
——廉莹
学生课后感
“大数据的兴起和计算能力的提升共同推动了传播学领域的‘计算转向’,目前传播学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计算传播的研究,计算传播对于未来传播学的发展传承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在学习了计算传播之后,我明白了相关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如何去实践它、运用它。我将继续了解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媒体技术,科学地收集、处理和分析信息,解决和探索新闻传播领域的新问题,除了新闻传播相关知识,数据分析、计算思维方面的能力也能够得到加强。”
主题二:
女性研究
女性研究成为了近年来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在小学期的两周课程中,我们一起分析了现在社会中存在的性别议题,回顾了四波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过程,讨论了“谁是女性主义者”,纠正了关于女性主义相关的一些误读与迷思。短短的两次课程我跟同学们一起探索了在科研思维下,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女性主义,如何进行女性主义相关的研究,如何从身边做起,为性别平等而努力。在传播媒介中,生活场景中,工作环境中,社交活动中,家庭生活中,性别议题俯拾皆是,当我们具备了女性主义的研究思维后,我们会发现,原来外卖骑手的性别、游戏中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成为研究问题,我们会知道,原来男儿有泪也可以弹,女生的征程可以是浩瀚宇宙,星辰大海。
——刘亭利
学生课后感
“这门课纠正了我认为‘新闻传播只有广度没有深度’的误区,所谓广度是因为看到了不同学科的交融,但没有看到深度是因为自己的知识积累量过少。未来,希望自己可以进行一次女性研究,并在媒调专业课学习之余扩展计算传播学知识,以实现思维的补充并掌握一项‘STEM’技能。”
“老师此次课程上系统的解读学界对女性主义、性别议题的观点掀开了女性主义在我心中神秘却难以接近的面纱,很好地解答了我的困惑,明确了女性主义与性别议题的根本所在…尽管女性主义媒介理论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分支复杂,但这样客观条理的阐述让我能够比较轻松而全面地了解女性主义。”
主题三:
传播心理研究
传播心理学是传播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在我国仅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从产生到现在,它经历了从两个学科各自研究到深度融合的发展。在社交媒体兴起的时代下,传播心理学的研究焕发蓬勃的生机。通过两次课程,我给同学们介绍了传播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研究话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等,让同学们对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可以带着心理学的视角看待传播现象,紧跟科技前沿、关注社会热点、服务国家发展,探索人类未知,在传播心理学的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贾奇凡
学生课后感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传播学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单一学科研究方式,而是更多向与心理学、数据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新一代学术工作者需要认识、接受并且为之努力的。”
“老师对心理学的各个方向进行介绍,让我意识到以往阅读的文献中所涉及的认知、行为等研究都归属于这一类别,相比之下心理学有更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后遇到此类的研究时应不拘泥于单篇文献,而是对概念的起源、相关模型有更深入的了解,以积累知识。”
主题四: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生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一门吸取了丰富理论资源、跨越了多个研究领域的边缘不甚分明的学科,文化研究的内核在于,它关注那些以往被主流文化忽视或者蔑视的文化活动与文化形式,对高高在上的精英主义传统采取了疏离与反思的态度,它将文化视为“全部的生活方式”,而非属于特定群体的特定文化。在为期两周的暑期课程当中,我们追溯了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最后,我们回到了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息息相关的本土语境,研读了国内文化研究学者的最新成果,传递了“把自己作为方法”的学术理念。课程虽已结束,思考却无止境,期待大家从自己具体的生命经验出发,重建自身与他人、与群体、与时代的深刻关联。
——江怡
学生课后感
“我希望以东北新一代年轻人、互联网原住民和传媒学子的身份,从‘东北文艺复兴’这一文化传播现象入手,更深刻地理解东北文化背后的历史语境与传播心理。通过文化研究,展现‘宇宙尽头’东北真正的历史与东北年轻人的形象,挖掘被这些标签掩埋的东北真正的历史与文化。”
“粉丝文化中存在着海量的问题可以研究,这些无不根植于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基础。粉丝群体的庞大的话语,流量带来的巨额收益,和马克思的数字劳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等理论结合起来,给了我许多启发。老师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要跳脱出粉丝的身份,不能把‘饭圈’的常识带入到客观的现象,这让我醍醐灌顶。”
主题五:
新闻史论研究
短暂的学术工作坊实际上并不足以和同学们讲授一个研究领域,因此新闻传播史论的讲座主要以讲授读书的方法为主,通过史学研究方法的经典名著《治史三书》为学生介绍治史以及读书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阅读学术专著。
——杜恺健
学生课后感
“老师通过引领我们对《治史三书》进行阅读和梳理,向我们比较清晰地阐述了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也分享了一些大学时期做研究的读书经验和基本态度。老师的课实实在在地为我打开了华夏传播研究领域的大门。涉及历史的华夏传播研究非常触动我,开拓了我的学术视野,转变了我的思考方向。”
“‘科研的准备’不可遥遥无期,面向毕业论文,结合我做答辩秘书的经历,新闻传播学子的学术功底更使得我感到广博与精深的阅读文献的重要性。严耕望的《治史三书》对于从史学的方法论角度对新闻史研究产生一些启发,试言之如:原则上既要专精也要博通。这不仅是研究的需求,更包含了学者的治学态度。”
结 语
新闻学院2022年暑期工作坊顺利举办,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了学术探讨与交流的平台,也为同学们打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加深了同学们对新闻传播学学术前沿的了解。
近年来,几位青年教师开设了各自领域的相关课程,教研相长,持续推进领域交叉融合创新,在今后的教学及科研中继续迸发活力和创造力。已无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