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开讲疫情防控大思政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2-04-30浏览次数:806


为了扎实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基层党委书记讲授“疫情防控大思政课”的通知》要求,4月29日晚上6点,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向全院师生开讲疫情防控大思政第一课,传达学校和上级部门疫情防控精神,部署新闻学院的疫情防控工作。

1新闻学院开讲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在一个多小时的课程中,陈作平书记首先通报和分析了国内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接着从如何看待动态清零和与国外与病毒共存的躺平、如何看待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看待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后续发展三个方面,向师生阐述了当下看待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时应具有的正确认知与态度;最后部署了新闻学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做法以及校园封闭管理期间的应急预案。


陈作平书记指出,当下北京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容不得半点迟疑和马虎,全体师生们一定要打起100%的精神起来,全面关注、认清疫情防控形势,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实现“动态清零”需要全国一盘棋和强有力的协调,需要全国人民的配合,这是国的制度优势,是西方国家根本做不到

2 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同志授课

陈作平书记强调“真实不等于真理”,个别事件只有在大局中看才有意义,才能进行准确判断,要把疫情防控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放在我国疫情防控大局,放在疫情防控取得的巨大成绩当中来看,才能有正确的认识。对疫情防控中的局部或个别问题,我们要尽可能重视和解决,尽可能避免矛盾激化。作为新闻学院的师生,要对自媒体环境中的信息传播有清醒理性的认识


陈作平书记要求,新闻学院师生要严格落实个人防控责任坚持每日填报简道云日报告数据,就近按时接种疫苗,配合属地社区完成核酸检测。


陈作平书记指出,为有效应对校园疫情防控可能发生的应急封闭管理情况,保障校园应急封闭管理期间规范有序应急处置和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学院制定工作预案。新闻学院已经根据学校的要求,坚持党员和干部首先冲在第一线的原则,进行了人员和物资的储备,出台了学院的应急预案。


在课程最后,陈作平书记还对“五一”假期及春季读书周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了安排,要求全院师生充分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复杂形势,严格落实个人防控责任,坚决做到“非必要不离校、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聚集”班主任和导师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从严从紧审批在校生的出校申请,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外出从严从紧审批在校毕业生的离京申请京外学生最大限度减少假期出行和跨省流动,做到学习和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学院师生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上报涉疫相关信息。

3超过1000名师生在线听课,图为部分听课师生的头像截图

陈作平书记在总结中表示,尽管目前北京的疫情形势比较严峻,但有党中央和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全体市民的齐心协力配合,北京一定能战胜疫情。希望新闻学院全体师生严格落实“五一”假期及读书周期间学生教育管理和疫情防控的要求,度过充实快乐的假期。


在线课程期间,共有1044名师生参会其余的200多人因为晚上有课没能参加本次课程,学院党委也将这一课程的内容分享给他们,做到百分之百全覆盖。


听完课后,新闻学院的师生表示,通过这短短的一堂思政课,深刻地认识到了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深度了解了我国的疫情防控的总方针和学校的防疫要求,即解疑也解惑,大家一定要肩负起个人的防护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级新闻学博士生 田森杰

当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严重,我国本土疫情呈现出复杂形势。面对严峻挑战,“动态清零”总方针是我国当下应对疫情的最佳选择,也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它体现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我们应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抱定必胜的信心,坚信我们必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大硬仗!


2020级新闻学新闻传播心理学方向硕士生 贾婧枭

听过书记的疫情防控思政课之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然严峻。

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每一代青年人都有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的担当,2003年非典时我们只是懵懂的见证者;而十几年后的今天,90后的身影活跃在抗疫一线,为人民群众搭建起保障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虽然还是学生,但我们也应该承担起一份责任,做到全力配合防控。统一有力的领导发挥作用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越挫越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2020级传播学本科生 杨佳庆

当下疫情形势严峻,人们的心理和情绪难免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作为传媒学子,我们面对媒体上错综复杂的信息,要保持警惕、明辨是非,不信谣不传谣;严格落实各地疫情管理和防控的规定,自觉做到主动报备、居家隔离,坚决担起个人的防控责任。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深入基层一线,争当志愿者,筑牢抗疫防线。

图文:杜佳蕙、林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