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新闻学院系列讲座“传之道·岩松基金讲座”开讲

发布时间:2021-04-27浏览次数:88

(通讯员 陈逸飞)4月21日晚,由新闻学院主办的系列讲座“传之道·岩松基金讲座”正式开幕,首场讲座便博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讲座开始前,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讲座的举办背景。他说:“传之道·岩松基金讲座由新闻系八五级校友、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资助设立,这是继“子牛杯”社会调查征文大赛后白岩松设立的又一资助项目,体现出岩松校友对新闻学院十多年来的持续关心。” 陈书记介绍,学院计划将该讲座举办十年,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新闻学院又一品牌活动;讲座以“传之道”命名,寓意讲座围绕传媒、传播、新闻等领域,坚持探讨形而上的规律之“道”与形而下的操作之“器”并重。

由人民网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副总裁罗华率领的《两会夜话》制作团队进行了主题为“《两会夜话》与媒介融合”的讲座分享。

2021年,全国两会分别于3月4日、3月5日召开,于3月11日闭幕,为期7天。为了使广大青年深入了解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大内容,人民网推出了一档名为《两会夜话》的视频节目,节目深入浅出,非常适合青年人观看、学习。

“人民网”品牌部主任赵岍向同学们介绍了制作“两会夜话”节目的背景和初心。赵岍表示,人民日报社最初作为纸媒平台,在1997年正式接入了互联网。到2021年,有着24年运营经验的人民网越来越重视青年人的参与,力图“破壁出圈”,和青年人平等对话。由此,他们打造了《两会夜话》这个节目,目的是将两会的议题真正带到青年人的身边。人民网从内部破圈,打造了富有“厂牌”特色的主理人,并选择青年主播,邀请由专家、学者、KOL、up主组成的嘉宾团队。赵岍介绍,在面对青年受众的时候,他们会尽量做到“尊重而不刻意讨好”。同时,节目兼具专业记者评论和青年人视角,准确地表达出党媒的态度。

《两会夜话》主理人罗华总编辑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指出“回归源点,内容即品牌”。罗总编辑表示非常愿意与青年人对话,培养年轻团队,做出更适合青年人观看的内容。他详细介绍了每一期“两会夜话”节目幕前幕后的故事。第一季《两会夜话》节目主要关注了四个主题:脱贫攻坚——“为他下单”、疫情与健康——“我的健康我做主”、就业难题——“一‘职’等你”、互联时代——“嗨~万物互联”。罗总编辑说,实际上,在做第一季节目的时候,节目组还只是一个从各个部门征调组合起来的、稚嫩青涩的团队,他们在努力做到与新闻业界结合、面向青年人的同时,也从中总结出了许多经验,为第二季做了充分准备。

在谈到第二季时,罗总编辑表示第二季的《两会夜话》做出了更多进步与改变。在话题选择上,《两会夜话》聚焦众多年轻人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从乡村振兴、住房租房到中国电影产业、再到科技创新、养老保障、疫情时代下的医疗国际合作等等,内容从宏观再到微观,包罗万象。节目十分注重思想碰撞,一行人围聚在圆桌旁,业界大咖与青年“up主”的观点相交锋又融汇,让观众们对问题的思考得到了拓展。在节奏把控上,制作组从第一季制作中吸收了宝贵经验,大大提升了第二季节目中内容和观点的输出密度,更加适应年轻人的“快节奏”偏好。罗华总编辑说,“节目每隔几分钟就插入一个采访或视频,在短暂的半小时中,我们把闲聊的内容减少了,把观点安排得很紧凑。”

人民网全媒体制作三部的谢婷主任为同学们解构了节目制作、宣传推广的许多细节,分享了这一档对话节目的成功与遗憾。在谈到节目组面临属性、周期、人手、场地、成本等诸多困难时,谢婷主任称其为“三面环山”,而突破口“一面临水”,即团队丰沛的创造力。她深有感触地说:“人,是关键,是珍宝,是一切”。她最后还反思了节目的创新空间、嘉宾定位等问题。

讲座尾声,学院师生与讲座嘉宾以问答的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内容涉及媒介融合、节目制作宣传、创新创业等。

当晚的讲座由詹新慧教授主持,首场活动就受到了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牛慧清、张晓红、李建刚等老师及新闻学院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