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金秋九月 如约而至
9月3日至9月5日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2022级迎新工作全面展开
新生数据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22级本科新生220人,新闻学51人、新闻学(数据新闻方向)40人、传播学56人、传播学(计算传播方向)37人、传播学(舆情分析方向)36人。
研究生新生130人,新闻学43人,传播学27人,新闻与传播60人。
直击现场
新学期 新起点
9月3日上午,新闻学院迎新工作人员、志愿者和老师们早早就位,迎接新生的到来。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张树庭,副校长王晖等校领导来到报到现场看望迎新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新生报到情况,叮嘱大家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耐心细致地做好服务工作。
师哥师姐齐上阵
作为志愿者的他们
有序引导小白杨们报到
接过你的行囊
我们就是一家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2/09
向新而行
“笃行不怠 向新而行”的签名墙
就像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大学生活
一笔一划的签名
是对未来的期许和承诺
精美的学院徽章
整齐的报到材料
已候多时
大学生活对你们来说
是新的开始
新的起点
在这里
一起来听听2022级新院小白杨的声音
宋军彦 2022级新闻学 博士研究生
2022新闻学院的小白杨们开学快乐!
两年前,2020年的秋天,我作为硕士新生第一次来到这里报到,带着对学术的憧憬和探索的好奇心。两年后,2022年的秋天,又一次报到,既是新闻学院的博士新生,又是迎新的工作人员。
相比两年前第一次相遇,更多了对新闻学院家的温暖和归属感。面对即将开启的求学之旅,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笃行不怠,向新而行”。未来,与君共勉。
吴澳 2022级新闻学 硕士研究生
小白杨们,大家好,我是吴澳,来自河北,现为新闻学院2022级传播学计算传播方向研究生新生,我校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本科毕业后在云南保山支教一年。
现在,金秋9月,回归校园,第一感觉很亲切。在迎新通道,看到了很多老面孔——本科班主任柳帆老师、辅导员晓歌姐和梦迪姐,他们如家人般热情地迎接了我,也收到了学院精心准备的礼物。同时,报到完,我的身份也从支教时的老师身份回归了学生身份。与大一时入学报到心境有所不同,现在作为研究生新生我感受到了更多的责任。如学院迎新大喷所写的“笃行不怠,向新而行”,我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能够持续努力,在行万里路归来,继续读好万卷书,持续发挥学院的专业精神,贡献学校和社会,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小白杨!
王紫宁 2022级新闻学 本科生
初步入中传的校园,新闻学院的哥姐们热情又亲切地介绍院学生会和合唱团篮球队等等校园活动,让我一秒融入新闻学院的大家庭。学院赠送的特色徽章严肃活泼,有”喜迎二十大“的徽章,也有“我爱新闻”的徽章,新闻学院的气质扑面而来~新闻学院是很有人文关怀和文化气息的学院,对于大学生活的紧张和焦虑在迎新后烟消云散,对于新闻学院的归属感更强了,也希望自己能在新闻学院成就更好的自己,在这个温暖而优秀的大家庭中和同学们共同进步,笃行不怠,向新而行,成为优秀的新闻人,实现自己的新闻梦。
田兆森 2022级传播学 本科生
作为一名大一的新生,新入学的迎新活动令我感到震撼。记得刚刚踏入校园的我,无意间看到了志愿者区域,便走了过去,询问师姐新闻学院的路,找到路以后,带着憧憬又有一点点小激动的心情到达了新闻学院报到点。在那里,在师哥师姐的引导下,我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报到。整个过程离不开精细化的安排以及师哥师姐的配合。学院送给我们的礼物,具有我们学院独有的特色:我们的院标,以及“我爱新闻”。其实,在我内心中,我以我们学院为荣,我会努力通过实践,在未来让学院以我为荣。
那么在最后,我完成了在我们学院的幕布上的签名与合影,那些签名的背后是一个个与我并肩而行的新闻学院的新生,那么让我们一起在新的起点出发,向新而行!
庄睿 2022级传播学(舆情分析方向) 本科生
我是来自传播舆情专业的庄睿,对我来说,2022最幸运的事就是被梦中情校中传录取,第二幸运的是没有弹窗一路顺风到了北京,开车经过学校的时候就更向往和期待大学生活啦。
记得第一眼是很威武的主教楼,接着被蓝色的志愿者包围,师哥师姐们全都热情洋溢,报到的时候领到了满满一袋子迎新礼物,有超好看的咖啡杯!师哥师姐们都好贴心,解释到位,还有眼花缭乱的招新社团和学生会,氛围到位,再加上搬行李的时候师姐在门口帮忙,新奇又美好的一天呢~
扬帆远航 梦启新院
新开始 新征程
不变的是奋斗的脚步
笃行不怠 向新而行!
立足主流,培养一流
这里是
新闻传播人才的摇篮
传媒行业梦想的起点
欢迎来到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编辑丨孙博文 王佳辉 王稚涵
图片丨闫喻心 赵若楠 赵子萌 牛裕茗
审核丨孙博文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院
微信公众号|中传新院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学院资讯